主题: 龙泉古驿十巷子的来历

  • 龙泉
楼主回复
  • 阅读:3923
  • 回复:0
  • 发表于:2018/12/29 11:20:49
  • 来自:四川
  1. 楼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该作者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龙泉驿社区。
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
 洛带有一街七巷子的故事,龙泉有古驿十五巷,两地古巷分别见证了明清时期500余年成都古东大路的繁华与荣光。现将区作协会员搜集采写的龙泉古驿十巷来历介绍如下。

  1.酱园巷

  酱园巷位于现龙泉驿区政府大门对面,起于东街,南止于西南鸥鹏大道。原巷窄处约2米,宽处约7米,长约200米;为泥土路面,两侧大多为一楼一底瓦房,有少量茅草房;商铺为木板壁,大部分为泥糊篱笆墙。原巷子为菜市与一家卖肉摊子和一家铁匠铺。1986年10月,改建成街道,名酱园街。

  传说早年此巷有商家生产销售酱油,质量优良,香袭路人,远近闻名,故有“酱园巷”之称。

  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6),基督教传入龙泉镇,系成都陕西街教堂的分堂,民国五年(1916)设在酱园巷(迎宾馆店)。(张永康)

  2.朱家巷

  朱家巷北起现东街62至64号之间,南至现龙华西路,长310米,宽2.5米。原巷子两侧为瓦房。2000年拆除原建筑建兴隆步行街,巷道就此消失。

  因原巷子路过朱家堰塘(长条状),故名。其地址现为区工会俱乐部。

  清朝一品提督颜朝斌(1795—1879)即居住在朱家巷。颜朝斌,字相廷,祖籍山东曲阜,其父颜克让为简州知州。嘉庆十一年(1806),颜朝斌随母从简州城迁至朱家巷,后去从军,因军功卓著,一路提升,赐封建威将军。颜朝斌为官清廉礼让,慈祥戒杀。晚年主动要求回原籍龙泉驿居住。常教育儿孙多读书,云:“一袭蓝衫胜武职”。其重文厌武,心存儒家“和为贵”“泛爱众,而亲仁”的理念。家教有方,其子孙绵绵昌达,堪为优良家风典范。(张永康)

  3.竹市巷

  初为竹子市场,因原巷内卖竹器者居多故名。清乾隆嘉庆年间,古镇全街起于金轮寺,止于雷打牌坊(含物资大厦),总长1600米,由一条独街15条小巷组成。竹市巷为进行竹品交易的地方,交易的竹器产品包括竹制家具、竹制日用品、竹制农具以及建房材料等。当时的竹器社为龙泉最早的手工业,因交易量颇大,形成了一种产业。当时巷内有马号,也是驿站之所(新中国成立后龙泉镇派出所所在地)。不远处的驿马河是马匹饮水吃草处。

  1966年曾改为学习巷,1981年恢复为竹市巷。南起中街21至23号之间,北至新驿北街桃花仙子三角绿化地,长147.35米,宽3.25米,1983年铺混泥土路面,1992年改铺彩色地面砖,为商业经营巷道。1998年旧城改造后仍保留巷道,并新修一条岔巷通建设路出口,混泥土路面。(周荫)

  4.鳅鱼巷

  因巷内为鳅鱼市场而得名。据《四川郡县志》及《简州志》载:简州西七十里有龙泉镇巡检司,始见龙泉镇之名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镇街初具规模,民国十八年(1929)又扩建街巷。各地行商摆摊设点,把山区的柴草树料、果药石料,坝区的大米油枯,以及菜鱼销往各地。鳅鱼巷逐渐形成专门交易小鱼、小虾和泥鳅等水产品的鳅鱼市场。1990年龙泉旧城改造,鳅鱼巷改建为保安寺南段。鳅鱼巷南接中街,北连建设路交保安寺路之十字街口,街长85米,宽25米,混泥土路面。两侧人行道各宽4米,铺彩色地面砖。(周荫)

  5.操坝巷

  因巷北操坝而得名。南起东街区政府与原五金厂之间,北至驿马河边。长200余米,宽2至3米,碎石路面。

  清朝在龙泉镇设汛署,属成都城守营管辖,汛署驻地位于现区政府东侧位置,人称武官衙门。成都城守营外委龙泉镇汛署把总1名,设马兵2名、战兵6名、守兵21名。在汛署后面建一操场,官兵日常训练在操坝进行。汛署为清代兵制,凡千总、把总、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“汛”,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为“汛地”。龙泉镇汛署建兵房22间,官兵经过的巷道被人们称为操坝巷。

  民国时期,龙泉镇汛署改为天主教堂,用于牧师传教。新中国成立后,为居民住房。2017年旧房改造,吊脚楼老式住房全拆,操坝巷地名保留下来。(曾明伟)

  6.祠堂巷

  现新驿南街位置,因巷内有王氏宗祠而得名。长100余米,宽2米,石板路面。

  清朝时期,龙泉镇大户王氏,在巷内建有宗祠,经过多次扩建和维修,建筑面积达300余平方米,为三开二进深祠堂,属于王氏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。1972年龙泉驿区实施旧城改造,打通中街到成渝公路道路,陆续拆除祠堂巷内旧房,1982年拆完,让祠堂巷与成渝公路接通,为步行道路。1984年为适应城镇发展,再次扩建祠堂巷,北起东、中街十字路口,南至长柏路与成渝公路交叉十字路口,建成长312米、宽12米的城市道路,并改名新驿南街,成为城市的南北交通干道。(曾明伟)

  7.水巷子

  为老巷道,早期城内居民多在巷外河边取水,故名。南起东街169至171号之间,北至驿马河南边,长65米,宽5米左右,街口处高,临河边低,成斜坡状,混泥土路面,可通行汽车。

  传说巷子外有一口龙王井,龙泉也因这口井而得名。该井为成都的两大龙眼之一,有防水过少形成干旱之功能,另一眼就是都江堰的宝瓶口,主要防水过多淹没成都。人们遇水灾就祭宝瓶口,遇旱灾就祭龙眼。当时街上的穷人有些专做挑夫,每天帮人从水巷子挑水卖,水巷子人来人往,络绎不绝,热闹非凡。

  据明史《四川郡县志》及《简州志》载:简州西70里有龙泉镇巡检司,始见龙泉镇之名。镇名之由来,镇东有龙王山自龙泉山岭蜿蜒而来,如龙口伸入镇东水巷子;牛市坝西江河头(原自来水厂)有甘泉涌出,泉水兴隆,天旱年可供万人饮用,因名龙泉。据《蜀中名胜记》载,“隆泉亦名龙泉,泉水兴隆之意。”(李云)

  8.石巷子

  为老巷道,原巷内多石砌围墙,故名。北起东街140至142号之间,南至驿都东路,长100米左右,宽2.5米,混泥土路面,2001年拆除。该巷是龙泉当时大宗石料的交易市场。当时龙泉人靠山吃山,把龙泉山的石料加工成条石和石板,卖给成都周边的人家做建房的材料。巷内石板路面留有深深的往来鸡公车、马车碾压痕印。巷内的古城隍庙,屡遭兵灾,历代重建,明代建立龙泉巡检司署。后寺庙倒塌。(李云)

  9.金轮寺巷

  金轮寺巷为1981年因金轮寺而命名。西接东街东口与大十三路交汇的“丁”字形街口,东至原区一医院门诊部,长250米,宽3.66米,原巷两旁为瓦房,路铺石板,现石板路面尚存有数十米。

  金轮寺为唐代隐士朱桃椎隐居地。古地名称白毛女村,为蜀县辖地。隋末朱桃椎为国子监祭酒,唐初隐居于此,以编织草鞋为生。时任蜀长史的高士廉“备礼以请,降阶与之语,不答,瞪视而出。士廉拜曰:‘祭酒其使我以无事治蜀邪?’乃简条目,薄赋敛,州大治。”(见《新唐书·隐逸传》)后人为朱桃椎建祠,叫“朱真人祠”,后又称妙通祠、静安观,清代改称安静院,民国初改为金轮寺,寺内最后一殿塑有朱桃椎的像,寺外的大黄桷树(今仍存)旁立有“朱真人故里”的石碑。(贾载明)

  10.衙门巷

  衙门巷位于滨河南街地段,因巷内有古衙门而得名。衙门的具体位置在现滨河南街区委宿舍对街的人大宿舍处(滨河南街16号)。

  今成都市龙泉驿区唐宋时曾先后建县,县名为东阳县、灵池县、灵泉县,建县历史673年。龙泉驿(原名王店镇)为县治所在地。此巷内的衙门则为县官办公地点。

  1990年,因城镇建设需要,将衙门巷扩建成街道。此街道建成后,本拟取名衙门街,因区委办公大楼也在此街,为避“衙门”二字,定名为灵泉街,以彰显此街的历史地标;又因滨河桥北也形成街道,故将桥南桥北的街道都命名为灵泉街,桥北为灵泉北街,桥南即衙门巷地段为灵泉南街。后因对灵泉街名有歧见而变更为滨河街,意谓此街位于河边,桥北为滨河北街,桥南为滨河南街。(傅全章)
关注同城热点 获取最新资讯 点击查看更多本地热点话题
  
二维码
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
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 微信登陆
加入签名
Ctrl + Enter 快速发布